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三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高校名单(部分)
2021-08-31 11:03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据了解,科技部批准建设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的最高级别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倡议,是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创新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

  近期,科技部公布的第三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名单中,已有多所高校入选。

  东南大学

  以东南大学为中方依托单位的“中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经过四轮评估、答辩与论证成功获批,该联合实验室是三批50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唯一属于土木工程学科的联合实验室。

  “中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定位于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多灾害链发效应及灾变机理;基于大数据的灾害智慧监测与状态推演;基于云平台的灾害动态协同应急管控;重大基础设施灾害防治与应急先进技术装备。联合实验室旨在解决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民生的防灾减灾技术难题,全面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控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助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学科的快速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慧防灾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

  近期,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共同建立的“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中国-俄罗斯先进能源动力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将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在低碳能源与航空动力等方面,形成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服务国家能源动力领域重大需求的能力。在哈工大建设中俄联合校园框架下,发挥哈工大作为高校的科技合作纽带与组织作用,双方围绕重大科技问题和共同挑战开展合作,推动中俄能源动力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成功获批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山大学获批的联合实验室以海水养殖技术为核心,将在农业和海洋领域与东盟国家科研机构展开联合研究。中山大学作为依托单位,牵头联合中方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和外方马来亚大学和GST水产有限公司等18家教育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建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牵头,联合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该实验室是湖北省唯一一家依托高校牵头建设的联合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依托的工程学科在USNEWS2021年工程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第10位,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更是培养了邓聚龙、叶荫宇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联合实验室建设将遵循共建共享、需求导向、能力建设与示范引领等原则,会同国外合作方在现代工业、医学影像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结合合作各方的共同发展需求,推进科技领域务实合作。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陕西获批的首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依托西北大学考古学国家A+学科和地质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以“立足丝路、融合发展、促进交叉、引领国际”为宗旨,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大学、吉尔吉斯斯坦民族大学、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等中亚国家最高学府和学术机构合作,以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与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聚焦“地质构造-环境变迁-人类发展-文明传承”,揭示丝绸之路地质构造与环境协同演化机理,阐释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充分整合丝路沿线地缘、科研和人才优势,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建成集“科研、平台和人才”三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联合实验室为目标,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传承,科技繁荣,民心相通提供科学支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导的“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

  据悉,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由杭电“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导,并联合奥地利MUT环保技术与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维也纳技术大学及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入选建设名单后,该联合实验室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成为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0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