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无价之土”!四所高校获嫦娥五号首批月球科研样品
2021-07-14 11:1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标志着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工作正式启动。经审核,来自13所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通过申请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月球火山活动年龄、月球演化过程等方面。其中,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所高校,分别获得了500毫克、200毫克、141.2毫克、81.1毫克月球样品。

  「中山大学」

肖智勇副教授(左3)代表中山大学领取月球样品证书

领取的嫦娥5号月球样品外观

  据中山大学消息,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空间与行星科学系的肖智勇副教授作为样品使用责任人,代表中山大学领取了500毫克月壤样品。肖智勇介绍,团队的目标是提取月壤中的因撞击形成的产物,并计划对月壤开展化学分析,希望研究其中的物质成分,从而分析月球的撞击过程和撞击历史等。

  肖智勇团队在月球地质演化、内太阳系撞击历史、撞击玻璃形成机制等领域有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已有大量的原创性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之前,团队已经开始酝酿返回样品的预研究。在准备过程中,团队进行了大量撞击玻璃和月球样品的分析调研;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还规划了未来用于地外样品研究专用的洁净实验室,同时充分考虑样品运输、存储、保存和分析过程中所需的干燥和洁净环境,为此次月球样品申请的获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样品申请答辩过程中,团队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意义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肖智勇表示,获发此份样品,意味着中大将作为全国首批科研机构开始月壤研究,中大行星科学研究团队在服务国家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上迈上了新台阶。

  本次嫦娥五号月壤样品采集于更年轻的月海区域,此前并没有相近年龄的月球样品可供参考和研究。因此,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月球物质组成、表面过程、撞击坑年代学、火山活动时间、地质演化等提供新的线索。肖智勇团队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提取月壤中的撞击产物,通过对结构和成分特征的分析,结合月球遥感影像的解译,了解月球的撞击过程和撞击历史等。该研究是学校行星科学研究团队参与国家深空探测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大参与行星环境宜居性战略性先导研究等重大专项的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中山大学已深入参与了包括嫦娥探月工程、国家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月球科研站建设等国家深空探测任务。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研究进一步体现了我校在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较高的参与度,这也将是促进中山大学深空探测相关学科建设的重要推进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月球样品证书

月球样品外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汪在聪教授和何琦教授领到了第一批月球样品(CE5C0400),共200毫克。汪在聪介绍,团队将会对月球样品进行一系列研究,以了解复杂月壤的结构、组成和成分,以此认识月壤形成和改造过程,月球的岩浆过程和月幔演化历史。

  汪在聪表示,阿波罗时代获得样品绝大多数是距今30多亿年前的古老样品,而中国此次取回来的样品可能是非常年轻的(距今约10余亿年),这对于刻画月球从古老到年轻的深部过程和演化历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朱建明教授(左3)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领取月球样品证书

月球样品证书

领取的嫦娥5号月球样品外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曙光院士团队的朱建明教授和何永胜教授获批领到了第一批月球样品,月壤100毫克,玄武岩岩屑一块,角砾质岩屑一块,共计141.2毫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计划开展这些月岩样品的Ca、Mg、Fe、Cr、Ni等金属元素同位素分析,从主要元素、变价元素以及亲硫元素等不同性质元素同位素联合示踪的角度,揭示月球的成分演化历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秦礼萍教授作为使用责任人获批第一批月球样品,共计81.1毫克。

学校获批的月球样品证书

  学校将全力做好月球样品保护,以月球形成和演化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样品分析和研究工作,力争早日在月球形成和演化等基础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学校将积极组织相关研究力量,做好后续样品申请准备工作。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获取的月球样品是人类从月球获取到的最新月球样品,科研价值巨大。

  在发放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指出“每一粒样品都弥足珍贵,要尽最大努力保护样品,最大限度减少研究中的样品损耗”,并表示“未来还会按计划不断有样品发布和发放,希望有更多科研机构加入月球样品研究中来”。

  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名单如下:

图 | 中国探月工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0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