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京大学课程思政交流会线上举行
2021-01-22 14:51
北京大学
作者:

  2021年1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于线上召开。课程思政立项项目负责人、各教学单位主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副院长(主任)、老教授本科教学调研组、各院系教师、教务部、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相关老师、各教学单位本科和研究生教务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胡晓阳主持。

  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政策背景、北京大学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本学期课程思政建设落实情况及下学期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他指出,课程思政是一种价值导向,教师应当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让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建波发言

  会上,部分课程思政立项项目负责人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成效进行了案例分享。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苏彦捷将发展心理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个人成长、自我认同等例子结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报告、课堂讨论等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增强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基础医学院魏潇凡从实际授课案例出发,介绍了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的思政实践与思考,并提出了三种切实可行的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形式——案例法、共情法、系统类比法。经济学院郝煜负责“中国经济史”课程的讲授。他基于课程内容及文献提出一个以制度和国家能力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讲述中国如何从领先西方,到落后于西方,再到奋起追赶的故事,在理论与故事中传授因果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传递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等理想信念。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董琳将课程思政渗入到课程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前五分钟学生自主演讲、课堂举例紧密联系时政、课后答疑深化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物理学院刘玉鑫在“原子物理”课程中结合前辈科学家的例子,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在学科发展关键时刻提出创新的物理思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法学院赵婧介绍了北京大学法律诊所课程思政建设。该课程基于有形的社会现实,指导学生进行业务操作,在直接融汇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的基础上,训练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价值观与职业理想,让学生的法律学习做到与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相结合。护理学院王艳介绍了“护理学导论”课程。该课程从提升教师团队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引入线下线上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复合教学模式。

部分课程思政立项项目分享

  四位教师分享了课程思政专业建设的案例。经济学院锁凌燕指出专业思政育人最终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她简要介绍了学院课程体系安排、史论课程储备、全过程育人、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情况。考古文博学院将专业教育、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沈睿文回顾了考古文博学院在党组织建设、课程建设、教学体系和方式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基础医学院王韵表示,学院始终秉持“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坚持德育为先,通过大师引领、专题讲座、联系社会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方式实现全方位育人。护理学院侯淑肖老师介绍了颇具特色的“1+2+X”网格化课程思政专业教育体系——一个关键:树师德;两套方案:专业课堂与社会实践课程;X门课程:实现点线面联动,网格化全覆盖。

部分专业思政建设案例分享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在总结发言中对各位老师汇报的课程/专业思政建设经验与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便是如何发挥教和学的两个主体作用,教师们应当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意识,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课程思政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孙华发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