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0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执行理事会召开
2020-12-17 14:45
清华大学
作者:

  12月14日下午,2020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执行理事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清华大学召开。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主席陈旭,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校长丽莎·罗伯茨(Lisa Roberts),埃克塞特大学副校长马克·古德温(Mark Goodwin),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王淑英等出席活动。

  执行理事会上半场由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执行理事会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外文系系主任、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颜海平与马克·古德温主持。下半场由埃克塞特人文学院外事副院长梅丽莎·珀西瓦尔(Melissa Percival)和联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孟波共同主持。

陈旭致开幕辞

  陈旭在开幕致辞中代表联盟和清华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共同承办此次理事会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表示感谢。陈旭指出,自2016年联盟成立以来,17所高校通过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这一创新平台,开展人文学术合作与交流,应对人文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汲取两国文明精华,践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优秀传统和理念,增进两国人文交往和高校的友谊。联盟中英双方学者连续四年诚恳深入的合作,持续彰显了联盟平台的重要性。

  陈旭表示,今年疫情期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盟校相互鼓励,彼此支持,在保证师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教学和科研,积极开展国际研讨,坚守大学的使命与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抗疫。陈旭希望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进一步发挥在国际人文学术、人文教育、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优势,不断探索深化合作模式,继续提升联盟的国际影响力,为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丽莎·罗伯茨在致辞中感谢联盟的邀请并表达了对联盟活动的全力支持。她表示,中英人文领域资深学者是联盟宝贵的财富。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能为人文领域的博士生和青年学者举办线上研讨会,为新生代学者和科研人员建立联系、搭建合作交流的网络。罗伯茨表达了对联盟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期待主办2021年“全球再想象”主题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年度峰会。

颜海平总结联盟工作

  颜海平在讲话中回顾和总结了联盟过去四年的工作。她指出,2016年正式成立的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致力于促进中英两国高校分享创新成果和人文学术合作,期待通过学者学生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互动,增进中英之间跨文化的理解互信,推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人文传承的多样更新,人文教育的多元发展和人文友谊的跨国延续。颜海平说,在过去的四年中,17所中英高校及机构加入了联盟,形成了包括高端峰会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和青年学生论坛在内的三部分体系,以及中英双方议事运行的机制模式。联盟取得的成就,来自执行理事会中方校长成员和中英双方学者成员长期的共同推动、资源共享,来自校内相关部处、联盟秘书处和所在系科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奉献。

  会上,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雷丁大学、华威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盟校的代表分享了2020年参与联盟活动的情况,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的合作经验,以及面对挑战的人文智慧。

  梅丽莎·珀西瓦尔分享了埃克塞特大学工作团队未来开展联盟活动的计划,埃克塞特大学对2021年联盟峰会的准备,以及更多英方师生参与和积极推动联盟发展的热忱。

  来自中英高校的学者代表们就2021年联盟学术发展提出议案和议题,具体介绍了实施方案,为继续推进中英高等人文联盟的跨文化合作作出贡献。

彭刚致闭幕辞

  彭刚在闭幕致辞中说,“唯有以心相交才能够成就久远”,中英两国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始终是中英高校相互推动合作与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在过去四年里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英双方在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领域进一步开展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探讨和合作提供了创造性交流的平台,对于深化中英两国高校交流合作、培养双方青年一代理解借鉴融合不同文化的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将为推动当今世界的多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彭刚表示,联盟今后将继续发挥各盟校的合作优势,在学校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合作模式,凝练学术团队,支撑人文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融合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理事会现场

  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郦金梁,外国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霞,以及各盟校资深学者理事和机构代表参加活动。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于2016年12月在上海成立。成立四年来,联盟在中英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领域提供高质人文教育、引领人文学术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和发展、培养具有处理时代复杂问题能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清华大学 2022-06-07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