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为疫情防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0-03-22 15:50
清华大学
作者: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去年12月开始爆发并向全国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给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清华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中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清华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肩负着国家使命。校党委高度重视应用尖端科技助力疫情防控,校长邱勇亲自部署、副校长尤政等校领导具体组织,设立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专项。

  随后,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牵头组织,科研院组织协调来自精准医学研究院、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电子工程系、精密仪器系、航天航空学院等院系专家迅速集结组成医工结合攻关“战疫突击队”,围绕抗击疫情需求,夜以继日开展紧急攻关。以临床医学为基础,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以清华速度紧急研发出集成居民个人自测评估、社区疫情智能防控、智能分诊、智能诊断、远程多学科协同诊疗、无线生命体征监测、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可穿戴体温及心电监测系统共8项智能技术产品为一体的“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

  2月23日,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通知,清华大学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组成远程医疗队,由董家鸿率领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杨斌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魏来教授、肝胆胰外科金烁医师等6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前往湖北武汉,进行“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捐赠和在地化部署,为全方位疫情防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贡献清华智慧。

  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

  踏入抗疫主战场

  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涵盖8种核心技术产品:

  1、COVID-19自测评估系统

  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设定问答式的疾病自测评估软件,能给用户做出新冠感染风险层级评估并给出保健和就医指导意见,在疫情流行期有效缓解大众恐慌,引导合理就医,减少医院门急诊尤其是发热门诊的医疗负荷,同时显著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系统在2020年2月1日正式上线,已经为全国35个省市地区,全球20个国家提供了累计400余万人次的测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目前该系统同时开发了英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波斯语等5种国际语言版本,可为抗击新冠疫情的国际战场提供中国经验与远程技术援助。

  2、社区COVID-19疫情智能监测防控系统

  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统一的社区健康数据中心,连通区域医联体内中心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居民个人,构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区域疫情分级防控体系。基于社区监测数据建立疫情分布地图,合理调配和整合共享医疗资源,实现社区疫情网格化管控。

  3、COVID-19智能辅助分诊系统

  该系统基于流行病学史、症状、体温和心率等数据将就医者新冠感染风险自动分级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进而予以精准分诊,可提高分诊和医师看诊效率,显著降低减少发热门诊负荷和院内感染的风险。

  4、COVID-19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该系统拥有智能化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三大功能,能显著提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效能,赋能基层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并有助于快速精准分型和分类救治。

  诊断系统部署在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电力医院等医院,短期完成4.3万名患者的筛查。同时提供了英文及韩文版系统并对韩国进行了捐赠。

  5、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

  该巡诊机器人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体温测量、心肺听诊、超声作业和咽拭子采样。在隔离病房的特殊环境中应用,可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及医疗负荷,同时辅助医护解决由于隔离服阻碍造成的听诊不便等医疗操作困难。

  6、可穿戴体温及心电监测系统

  可对疑似、确诊病人的体温连续自动监测和心电动态监护,并对被测人的体温升高进行预警,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医护人员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和发生院内感染风险,也可以作为目标人群的网格化追踪筛查工具。

  7、COVID-19远程移动影像会诊平台

  该系统将会诊病例影像信息实时传输至异地专家移动端,在线专家可以在移动端完成相关标记、标注、冻结等操作,实现基于多方专家实时参与的影像联合判读,提高复杂病例影像会诊的效率。

  8、COVID-19远程集成协同诊疗平台

  该系统能够将隔离病房内各类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超声等)及现场的视频和音频数据整合,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与后方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实时信息共享交互,指导现场医护人员进行临床决策和协同诊疗。

董家鸿一行在武昌区政府调研并部署自测评估系统

  2月24日-29日,远程医疗队先后到武昌区政府,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区(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西区”)、武汉市第一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区院区、武汉火神山医院8家定点医院,以及江汉方舱医院、武汉软件职业工程学院隔离治疗点进行系统的部署及实地调研。

  在武昌区,远程医疗队在武昌区中华街道应用社区疫情智能监测系统,建立以新冠肺炎康复人群持续追踪管理为重点的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

  在8家定点医院中,天佑医院通过新冠肺炎智能分诊系统,以清单式界面,对就诊患者进行智能分诊,分诊每例病人仅需要40秒,减少非新冠病例的盲目就诊率。

  中南医院通过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在20秒内完成疑似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智能诊断及临床分型,提升诊断效率,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

  雷神山医院通过新冠肺炎无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为患者无线体温、心电动态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帮助。

  在雷神山启动远程医疗队项目

  武汉协和医院西区、雷神山医院在5G网络的支持下,利用新冠肺炎影像远程会诊平台和移动集成医疗平台,开展3次远程医疗会诊测试,将会诊病例影像信息、隔离病房各类医疗设备及现场音视频数据等,实时传输至异地、多种移动端,供远程专家参考决策。

  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已落户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进行临床试用。

  调研武汉一线临床需求

  为科研指路


董家鸿在火神山医院调研

  为解决抗疫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后续深入研发指明方向,远程医疗队深入调研了来自北京、上海、重庆、辽宁、吉林、江苏、河南、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和大学援汉医疗队,与一线医护、专家及医院领导广泛座谈,梳理汇集临床救治中亟需解决的系列问题,如降低防护服带给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及医疗操作障碍、患者重症化监测与预警以及方舱、隔离区庞大康复人群的管控等重点问题,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迫切临床需求,启动了新一轮的研发计划,包括结构化语音病历、无线心肺听诊、可视化输液穿刺技术、新冠肺炎重症化预警系统等智慧医疗手段的研发。

董家鸿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调研

  针对方舱医院及隔离点患者群管控工作的实际难点,清华医工结合攻关团队再次连夜奋战,紧急研发了适用于方舱医院和隔离点以及针对武汉复工计划的疫情防控系统,涵盖病区管理系统、医护管理系统、患者管理系统、巡查记录系统、患者自测系统、医患远程沟通系统以及分析统计系统。目前已经在武昌区95个集中医学隔离点进行了应用,累计管理收治患者10348人、累计管理出舱患者6300人、管理总床位数6919张、管理医生360人、管理护士196人。

3月20日董家鸿一行圆满完成任务回京

  清华大学紧急研发智慧医疗技术系统,并派出医疗队至疫区进行部署及应用,为湖北武汉提供高效能战疫“新武器”,受到当地政府和医疗机构的高度评价。同时,该系统已推出国际版本,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高科技成果,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清华大学 2022-06-07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