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复旦大学:聚焦内涵发展 擦亮本科品牌
2020-01-19 17:08
复旦大学
作者:

  2019年底,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未来数学家的“数学英才试验班”(试点)启动选拔,吸引了近200名热爱数学的同学报名。与此同时,一个高挑战、高难度的本科生学术资助项目“卿云计划”向2018级本科生开放申请。

  继续以《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为指引,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如何抓住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反馈整改的契机补短板、扬优势、促发展?如何更好地激发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上的最大潜能

  围绕这些问题,2019年,复旦大学聚焦内涵发展,不断擦亮本科品牌,持续推出新动作,呈现崭新气象。

  领航课程思政改革 三全育人我当先

  “三全育人,就是要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提高站位,围绕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育质量,攻坚克难。”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表示。

  原汁原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始终用学生的语言讲述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精神……2019年秋季学期,广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出了第三季。2018年10月起,复旦大学就在中国大学生慕课平台上开设了国内首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慕课。截至目前,选课人数达2.9万人,网络评分为4.9分(满分5分)。在已经结束的第二季课程中,学生参与互动发帖总数达4.3万次。

  “课程直面当代大学生投身伟大时代的成长需求、认识和把握现实问题与发展规律的问题需求、不断追求政治进步的理论需求,力求提供对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系统解读。”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表示。

  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2019年,复旦大学厚积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经验,课程育人的氛围在复旦大学愈发浓厚。

  2019年,在复旦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下,《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发布,学校在专业思政、医学整体思政、课程思政、教材建设、育人队伍、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开展全面攻坚,开创了课程育人工作的新局面,课程思政建设进入领航2.0阶段。2019年9月,复旦大学获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整体领航校”称号。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下着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心动到行动,全校党员教师深入了参与课程思政的交流研讨。2019年10月,在复旦大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三全育人我当先”课程思政公开课观摩交流活动中,教师们就“怎么做”给出了答案。

  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看来,发扬“卓越为公”的专业特色,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立足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建设本土教材体系至关重要。“要强化专业课程的时代感与实践性。”

  在探索新工科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方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翌表示,“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专业思政优势和课程育人优势,为国家先进制造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

  目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做到两个“全覆盖”。据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徐珂介绍,“一方面,示范课程覆盖所有院系专业,在建课程近300门。另一方面,示范专业试点覆盖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院系,同时从信息学院与化学系开始向理工科专业逐步推进。”此外,学校医学教育正在建设“1+2+9+50” (1门示范课、2门导论、9门核心课、50门人文医学课程)的人文医学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实践基地-理论教材”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医学课程思政。

  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打通课堂、书院、科研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网络育人的六度育人空间,育人与育才统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复旦人一直在努力。

  夯实2+X本科培养体系 让选择更多、教学更活

  2019年是复旦大学推行2+X本科培养体系改革的第二年。历史学类、社会科学试验班、经济学类、数学类、自然科学试验班、技术科学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相关专业和部分工科专业在2019年9月加入了试点实施“2+X”本科培养体系的行列。

  “2+X本科培养体系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渠道。”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蒋最敏强调,“这一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在学分制下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多种发展路径的做法,更好地为学生创造了专兼结合、互相贯通的多元发展空间。”

  “目前,2+X本科培养体系在18个院系48个专业实施,惠及新生过半,预计2020年将基本覆盖全校,实现《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吴晓晖说。

  社会科学试验班2019级新生王浩宇第一学期选了11门课。“学校给了我们很多空间和机会,感觉很充实。”王浩宇对社会学和政治学都很感兴趣,“多元选择可以帮助我开阔思维、提升眼界、打好基础,毕竟做学问底盘要大。”立志于要在专业上有所精进的他非常认可这一新模式。

  “新的培养方案呈现了更多更灵活的发展选择,能更好地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自然科学试验班2019级新生张叶昊说。

  在多元发展的路径上,复旦大学又有了些新的突破和尝试。

  2018年起,哲学学院教授郝兆宽联合数学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共同开设了跨学科学程——“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当代哲学、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共同基础。今天,对人类与未来任何严肃而深入的思考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数理逻辑问题以及它的方法与成果。

  据介绍,复旦大学本科学程是围绕特定主题设立的一组课程,旨在为本科学生提供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趋势、满足国家与社会重大需求的多种学习机会,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提供新路径。

  以兴趣为支撑是选修“数理逻辑”学程的学生的共同点。

  选修学程课程的同学有来自哲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甚至还有来自法学院的。在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律之看来,无论是思维方式、上课模式还是布置作业的形式,‘数理逻辑’学程都是一个法学生完全没有感受过的。“学程项目让我体验到了另一种大学生活。”她说。

  数学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周子翔早在高中就因郝兆宽教授的“集合论”受到启蒙,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入学后,他不仅找到了心仪的课程,还发现了这个跨学科学程,“这些课程我都有兴趣,一旦感兴趣,就会很用功。”学程的课程对周子翔学习数学也很有帮助,“将证明完全置于理论的框架下,是一件很优美的事情。”

  “这可能是复旦历史上第一个跨学科交叉学程。”郝兆宽说,“(我)在复旦讲数理逻辑快20年了,发现很多极具才华的学生对它非常感兴趣。这是交叉学科,所以放在跨学科学程里,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

  以学程项目为新起点,创新交叉人才培养在复旦持续推进。2019学年,学校开设学程55个,增设辅修学士学位3个,还新开设了“工科试验班”。去年9月,试验班首届录取的49名学生已踏入了复旦校园。

  “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微电子学院在前期“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博专计划”的基础上联合开设的。试验班开展本科大类招生,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和长学制培养。学生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分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三年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选择 “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设计”“智能芯片设计”与“类脑智能”四个培养方向。“工科试验班”的新生姚志毅在填志愿时就被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融合培养方案所吸引。“达到一定要求还可以免试直研,拥有产学研融合培养、出国交流、参与荣誉课程等特色培养计划等机会。”姚志毅说,“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另一位“工科试验班”新生李成从小喜欢机器人,喜欢人工智能,入学后,她爱上了“程序设计”“数学分析”等基础课程对思维的训练。“这些都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很奇妙,也很有挑战。”

  “新工科之新,新在对现有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新工科教育,是以新的教育理念对现有工程教育方式进行变革,是以为新产业、新行业甚至是未知行业人才培养而准备的教育。”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波看来,复旦的新工科更显著地引入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以形成全新的科学工程师培养模式为目标,更强调通识和学科交叉,是对“工程实践”的新探索。“综合性大学很可能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模式。”他说。

  近年来,新工科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在复旦大学持续深化,学校分别与华为等科技创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8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

  以引领未来科学研究、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目标,复旦大学正在加快布局建立新工科专业结构,探索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工程师。

  立足拔尖人才培养 荣誉项目再升级

  2019年6月,复旦大学第一批12名本科荣誉证书获得者顺利毕业。他们中有3人留校深造,其余均去往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深造。

  学校从2016年开始实施“本科荣誉项目”,对标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形成高度开放、高度挑战、动态管理的复旦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志向、兴趣、知识、能力、勇气是复旦大学拔尖人才培养重视的五个要素,”本科生院荣誉项目负责人陈力奋老师说。荣誉项目的荣誉课程汇聚基础扎实、成绩优异的学生单独授课,进一步激发学生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荣誉项目的学术研究实践更是以世界水平为标杆,为学生提供优秀导师指导、优良研究条件和国际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尽早投入前沿的学术探索。

  目前,复旦大学本科荣誉项目试点院系已经从7个扩展到14个。经济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大数据学院等院系在2019年相继加入试点,制定并出台了各自“本科荣誉项目”实施方案。

  据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介绍,打造“经济学基础理论扎实、熟悉经济学理论前沿、具有跨专业知识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经济学拔尖人才是经济学院实施“本科荣誉项目”的目标。经济学院的“本科荣誉项目”将以数理经济方向课程为依托,逐步完善导师制度、助教制度、班主任日常管理等多重培养架构。

  经济学院2019级新生林子淮正在为明年参加“本科荣誉项目”做准备。早早立志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他期望能从“荣誉项目”的学习中收获更多样化的问题视角,拓展经济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自荣誉项目试点以来,学校每年开设荣誉课程及加深型研讨课程180余门。2019学年,8名院士、4名文科资深教授、59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79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参与其中。

  在试点院系,参与本科荣誉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师越来越多,或开设荣誉课程,或担任“䇹政、望道、曦源、登辉”等本科生学术实践活动项目的导师。

  选修高挑战度的荣誉课程、参与高挑战度的学术研究实践是本科荣誉项目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荣誉课程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明显区别于普通课程,教学内容量大面广,增设深度思考和开放研讨等环节,结合国内外研究前沿进行启发式教学,文科荣誉课程还强调原典阅读和深度研讨,为拔尖人才成长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本科生院实验与实践教学办公室的张力群老师介绍说。

  在率先试点“本科荣誉项目”的物理学系,荣誉学生培养框架日臻成熟,在普通大班集中授课基础之上增设讨论班、答疑课等小班化教学,为拔尖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

  在物理学系教授周磊的荣誉课程“电动力学”课上,学生们纷纷站上讲台,角色从聆听者转变为汇报者、传授者,将小组课题项目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的背后,是团队所有成员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扎根原理、严谨推导,辅之以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数据分析,通力合作的结果。

  “这样的经历使我开始明白科研工作是怎么进行的,对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很有好处的。”正在物理学系继续攻读理论物理方向的研究生、2019届物理学系荣誉证书的获得者刘鸿辉说。初尝科研滋味的他认为,本科阶段修读荣誉课程的经历和积累非常重要。

  “在讨论中,周老师会针对我们的情况适当加深难度,提出新问题。”2017级物理学系本科生覃柏霖也对课题研究感触颇深,“从中受到的启发很大。”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本科荣誉项目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争取将试点单位增加到20个院系。”蒋最敏介绍说。

  学为中心、建用结合 打造“金课”让课堂提质升级

  不用坐在教室中,免受移动终端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优质课程……混合式课程采用线上授课与实体课堂相结合,课程安排张弛有度,在线课堂授知识、重基础,线下环节进一步拔尖拔高,重难点逐个突破,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这在复旦大学早已不是新鲜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咏滟开设的“论文写作”便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采用混合式授课的第四年”,郑咏滟介绍说,“相比传统的纯线下课程,这个模式对学生来说‘高投入、高效能,挑战也更大’。”同时,混合式教学也对授课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根据学习理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程设计,备课需更注重个性化、实效化。”郑咏滟要基于网络论坛上的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授课内容,精之又精,“把课程水分都挤掉”。

  线上学习也绝非“无人监督”,根据教师设计和布置的每周学习任务和要求,完成线上学习和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平台上还配套设计针对核心知识点的小测试小练习,帮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

  学期结束终有时,而线上视频课程不会落幕,便于学生复习重温。“等到下学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一定还会再一次看这些视频,针对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英语系2016级本科生周翘楚说。根据后台学习数据统计,每年到毕业论文季,课程在线学习访问量总会有显著增加。

  “以学为中心”一直是复旦大学进行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徐雷表示,“坚持‘建用结合’原则,加强对全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激励支持与规范管理,以在线课程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打造教育部要求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正是学校优化课程质量、提升课程教学含金量的重要抓手。”

  目前,复旦大学有70余门通识核心和学科特色在线课程上线推广,近100万人次学习者受益;有近50门跨校学分在线课程,全国1000余所高校300余万人次修读;还有53门560余门次混合式教改课程进入本科生课表,2万余人次校内选读。

  2019年,学校支持院系自主建设在线课程43门,设立学科特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7门,推进通识核心在线课程建设10门;增设校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精品课程项目并认定首批课程7门;培育4门课程入选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示范案例;推荐18门课程申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此外,复旦大学还研制并推广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质量标准(FD-QM标准),科学提升在线课程设计的有效性,完成100余门全国各高校在线课程评审。基于该标准,2019年受上海市教委委托,策划并组织完成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评选工作。

  除了上述的在线课程和混合式课程,2019年,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金课”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选定人物角色,戴上VR眼镜,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实验操作,这个听上去有些新奇的概念正在复旦校园里酝酿和尝试。核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杨洋团队开创性地将虚拟仿真技术融于实验教学,使原本高危难控的场景成为可能。“置身”于高科技感实验室中,学生可在虚拟空间内获得沉浸式交互体验,每一操作步骤实施的背后,均可获得经物理数据精确模拟的即时反馈。若学生因失误操作而导致了不可见、潜在的身体影响,也将在视图界面中以“生命值”的减少而生动展现。

  “这就带给学生试错的机会,在核科学领域,真实环境中是不允许犯错的,我们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将错误操作的后果真实展现,使学生更切身认识到风险性操作所带来的危险隐患。”杨洋介绍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课程构想、算法设计,到平台搭建、建模渲染,项目均为杨洋团队一手研发打造,实验数据经过谨慎推敲验算,以保障科学准确性。未来,该课程资源还有望输送至中西部地区,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跨学校、跨地域教学,为缩小国家东西部教育资源差距筑基添力。

  除了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实验教学之外,学校还在探索将虚拟仿真课程应用于电子信息、环境科学、航空航天、艺术教育、医学教育等众多学科和专业领域。

  得益于近两年来本科实验空间的改善及软硬件的投入,学校在2019年立项建设17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电子信息、微电子、核技术、环境、航空航天、经济管理、艺术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和护理等众多专业。这些项目中有11个获市教委认定为市级项目,数量居沪上高校首位,还有3个被推荐参加国家级项目评选。

  “未来,我们将着力持续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交融,通过构建沉浸式交互体验,拓展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陈力奋表示。

  融通第一、第二课堂 复旦行知深化教学

  2019年底在光华楼志和堂举行的“复旦行知·服务学习”课程体系教学成果展上,你能既能看到来自福建屏南县前洋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看到定格植物生命力的标本艺术画,也能看到复旦师生与残障群体共同创作的陶艺作品。

  “复旦行知·服务学习”课程体系建设的筹备始于2016年秋天。三年过去了,服务学习课程共开课15门次,今年被纳入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我们的服务学习课程贯彻‘三全育人’要求,扎根中国大地,贴近社会现实,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提高责任担当意识,锻炼社会服务本领。”徐雷表示,服务学习课程进一步拓展了复旦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复旦学子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要力行,知行合一,做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

  2018年暑假,复旦大学书院教育实践基地在屏南前洋古村揭牌。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张勇及其团队在前洋开设了第一门服务学习课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程通过旅游学和艺术学的交叉,系统阐述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意义、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实地考察中国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思考中国乡村如何振兴,脱贫攻坚,围绕当地生态环境、山水格局建立有效机制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修复,收集整理村庄文献资料,提出对古村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方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张勇在介绍课程时说,“前洋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点。鼓励同学们走出‘象牙塔’,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同时,真正参与并为‘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张勇的牵线搭桥下,除了“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之外,“油画风景写生”“植物标本的艺术创作”“医疗救治与人文关怀”等服务学习课程相继走进屏南前洋村。

  在北区艺术教育中心的陶艺实验室里,穿着咖啡色帆布围裙的同学正托腮盯着自己的作品。

  “老师,我捏的作品烧完还会是这个颜色吗?”

  “不一定,所以你快拍照吧!”

  学生在实验室里各自完成自己的作品,有问题就直接向授课教师包春雷询问。他们将在课堂和平时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技巧积累下来,周末再传授给其他人,以服务的形式再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服务社会。

  自2017年秋季学期至今,包春雷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学生开设“艺术与创造力”这门“艺术”与“德育”交融的服务学习课程。这门“超级火爆”的课程内容除陶艺欣赏及手工成型、拉胚成型,装饰等基本的陶艺技法外,还包含选课学生根据个人偏好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入社区,选择不同的服务项目合作点,分别为青少年和心智障碍者普及陶艺知识及技法,提供志愿服务。

  “虽说我们是小老师,他们是学员,但实际上我们对陶艺也是略懂一些皮毛,所以我们之间更像是互相学习。”日本留学生铃木秀子每周五骑车20分钟,来到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阳光睦邻中心为智力障碍者传授陶艺技巧。她回忆到,阳光中心的孩子从第一次制作泥条开始,就不断带给自己惊喜,“同样第一次做,他们比我们当时做的好多了。”

  除了让被服务对象能够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制作技巧,包春雷还鼓励同学举办陶艺展,为残障群体发声,以期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总是需要一些感动的点,让我们坚持做有意义的事情,服务对象那渴望的眼神和快乐的笑容就是我坚持这门课的意义所在。”正如包春雷经常与同学们分享的那样,在这门课程中,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赏心悦目的陶艺,德与艺的同行也将谱写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一开始本想退掉的,但没想到这门课后来居然成了我每个礼拜最期待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徐枫亭这样评价道。他提到的这门课正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戴开宇开设的服务学习课程“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

  课堂内容以计算机知识科普为主,广博但不晦涩,还能拓宽眼界,非本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理解。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是,这门课还强调要为社会服务。徐枫亭每周都去复旦附小给二年级学生科普计算机知识,“小朋友都很积极,简单的二进制和儿童编程学得很快。”

  除了通过授课和游戏的形式为小学生普及计算思维方式与信息常识外,服务项目还包括关兴教育学校计算思维引导教育,为培训中心里因网瘾而辍学的孩子们讲解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同济复兴公园虚拟现实项目、同济植物立方系统开发服务项目、面向城市规划调研的信息实时共享平台等项目。

  2018年春,戴开宇开设了复旦第一门理工科类服务学习类通识教育课程“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课程由课堂学习和社区服务两部分组成,采用混合式教学,学习活动包括了线上线下两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的核心知识,培养相关能力,并应用所学服务社区,从实践中知行合一地学习,反思提高,促进全面发展。戴开宇表示,服务课程应当在教学设计和授课中研究和践行“通专结合”和“新工科”等理念,在计算机专业类课程中强调全人教育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专业技能。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教师洪浏深度参与了服务学习课程的建设。“希望所有复旦人都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让个体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他说。

  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与融合,正是复旦大学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方面,学校持续探索第一课堂学习向书院延伸,2019年,由书院导师承担阅读指导的“经典研习”“读书小组”等共计72个,参与师生人数800余人。

  另一方面,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通识游学课程”也在尝试打破传统课堂的“围墙”。通识教育中心于2017年推出了“复旦通识·中国故事”系列通识游学课程,旨在通过这一新型的通识课程模式,探寻华夏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学科的视角的交流交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在现代意义上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目前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书院”“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等主题的游学课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06 20:44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4-15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