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闽赣皖四省边校悄然结盟 共商发展大计
2019-12-02 10:12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近日,在黄山学院举办的世界名山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衢州学院副校长郑文山作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代表受邀参加并主持学术交流会。自2018年7月18日衢州学院、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四所高校签约正式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以来,四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频繁。

  发挥区位优势 四校抱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曾指出,衢州虽没有沿海的区位条件,但有“四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是江西、安徽、福建联结长三角和东部沿海的前沿;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实施开放战略,构筑开放平台,发展开放经济。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衢州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内涵建设,发挥区域优势,牵头构建联盟,谋求高校共同发展。四校开展“八互八多”共享机制:开展互认学分,多区域学习;互用基地,多区域实习;互通信息,多区域就业;互享待遇,多区域创业;互派教师,多区域工作;互享设备,多区域使用;互融团队,多区域研究;互享经验,多区域研讨,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四所高校虽然分布在四省,但是山水相依、地缘相近,四校之间只有一小时左右的高铁车程。”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说,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实现“四校”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形成“四校”与“四地”的产教融合互动,服务区域发展。

  今年9月28日,衢州学院召开联盟座谈会,就继续推进“八互八多”共享机制、增强高校服务意识和协同体系建设、共商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发展大计展开深入探讨。衢州学院、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四所高校校长座谈并达成“衢州共识”,明确联盟将在“胸怀发展大局、深化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把握发展大势、提升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质量”“勇担发展大任、提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科研合作、平台共享、人才共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交流等方面工作。

  师生互派互访 资源共享共用

  “我们现在正在选拔第二批交流生,这次准备选拔40名学生,专业也更宽泛了。”最近,衢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吴以莉正忙着选派四校联盟交流学生事宜。今年上学期,联盟互派首批10名优秀交流生,这些交流生到联盟学校的优势专业中学习一学期,学校间互认学分,并为每名交流的学生提供教育发展基金2000元。来自武夷学院的2017级化工本一班学生王晶对衢州学院闯关式课程感慨颇多:“衢州学院‘化工原理’闯关效果不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想到衢州学院的考研上线率这么高,通过一学期交流学习更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今年5月,衢州学院举办“大花园杯”四省边际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学校破题、专家支招,提高了学子的创新设计能力,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良好的产教融合及人才对接平台。“这是我校第一次派学生来浙江参加创意设计大赛,主办方及评委都很专业,我们的决赛成绩比较理想,9个项目有7个获奖。”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洪广明兴奋地说,“希望以后四地联盟高校能搭建更多的平台,优势互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暑假期间,来自武夷学院、黄山学院的40名学生刚刚结束在衢州学院为期一周的联盟暑期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交流班,回到各自学校。同一时间,衢州学院和黄山学院的40名同学,正在武夷学院开展别具一格的交流活动。各有特色的教学氛围、儒风浩荡的文化环境,让联盟学校的学子受益颇多。

  9月,衢州学院举办联盟论语大会,来自四校的8支队伍共24名选手从上千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同台竞技。“为了参加这次论语大会,我看了不少相关的书,对《论语》、对孔子、对衢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来自上饶师范学院的余湘所在的团队在此次论语大会上获得了二等奖,说起此次大会,她感触颇深。“以前对衢州是‘南孔圣地’不了解,现在知道了这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深远意义,对能来衢州感受学习儒家文化,十分激动,期待有机会还能够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

  “衢州的城市氛围给人感觉特别好,这里的人都很有礼貌,草坪都不会被踩出道来,而且文化气息也很浓郁,这里的‘两子文化’很吸引我,我甚至有了到衢州工作生活的想法。”武夷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大二学生黄佳辉说道。

  “下一步我们还将学生实习纳入交流范畴,在原有的共享优质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进入更高层次的交流。”吴以莉说,接下来联盟间教师教学成果项目交流还将更加密切。

  促进产教融合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推进产教融合,增强服务地方能力,衢州学院主动对接“四校”科技成果与“四地”社会需求,举办首届联盟科技成果拍卖会,促进了四校教师相互交流,也促进了“四校”与“四地”的产教融合互通。

  4月21日上午,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论坛在衢州举行,同时举行的还有首届联盟科技成果拍卖会,一大波“沉睡的实验室成果”转化成了“活跃的生产线成果”。在这次科技成果专场拍卖会上,来自四校的10项科技成果参与竞拍,吸引了四省边际十多家企业参与,总起拍价210万元,总成交价525万元,溢价150%。

  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冯晓亮教授持有的“四氮唑化合物绿色合成技术”项目被江西一家企业拍得,实现了四省边际技术交易零的突破。“高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一些专业平台,但常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冯晓亮介绍,这是他第一次吆喝自己的科技成果,感觉这种形式更高效、透明。

  在联盟里,像冯晓亮这样活跃在生产科研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教师数不胜数。科技创新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重头戏,联盟走的这条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正努力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此次四省高校联盟专场是省、市科技大市场紧密联合举办的首场突破省际边界的科技成果交易活动,开启了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序曲,形成大学联盟和地方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劣势变优势 联盟开启“新征程”

  处于省域边际的地方边缘本科学校由于其“地方性”的出身,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育经费来源单一,转型也面临学科理念薄弱、优势学科缺乏竞争力、学科设置单一的困境。四省边际原本是劣势,但在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眼中,却成为了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联盟的优势。“当初在我们提出组建联盟后,四所高校一拍即合,这样的‘一拍即合’其实是来自我们这几所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发展需求的回应,更呼应了教育部对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发展的要求。”谢志远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在一系列举措之下成效逐渐显现。

  利用联盟成立的契机,衢州学院加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了人才链对接创新链、创新链对接产业链的良性机制,全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专业格局。

  展望未来,谢志远表示,“我们已经开好了头,迈开了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构建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是衢州学院以“八八战略”为指引,谋求高校共同发展的又一新举措,也是学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新探索。要将联盟做实、做深,接下来还得在“三个学”上下功夫,即做好学科共建、学者共享、学生共培工作。畅通各要素流动渠道,打造多方参与的新技术研发联盟、新产业支持联盟、新时代人才培养联盟、新成果应用联盟,高举应用型大旗,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建设应用型大学联盟共同体,共同助力区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6-0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