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停课了,不妨给孩子上好“自律”这门终身课
文 / 陈志文
2020-03-11
启动孩子的内在发动机,明确人生目标很重要,也是一个父母逐渐引导其自律形成的过程。

  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停学。截至目前,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国也陆续停课了,估计未来停课的国家会更多。

  停课了,中国家长比谁都着急,不仅因为我们停的时间长,更主要的是焦虑,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家长更为焦虑。因为多数人都明白,这种状况下的学习备考,拼的是自律。在学校好歹有老师监督着,有同学共同形成的学习氛围,而在家,基本只能靠自己了。

  其实从一个维度来看,人和人的差别、高低,也可以简单归为是否自律。这个道理太好理解了:该学习工作的时候,忍住不去玩你就胜出了,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即便因为天资,人与人能力可能有区别,但如果你足够自律,至少有你一席之地。

  一位优秀的校长曾经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就是自律。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更自律,但怎么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呢?

  一个清华毕业的同事,在我看来是非常自律的人,几乎可以称作典范。有次我请教他关于自律的养成,他说,从小父母都很忙,也顾不上他,但会给他制定一个规范要求,下班回来后一一检查,如果没有做到怎么办?打!后来他考入清华附中,父亲送给他一本书:学会自我管理。

  一个滴滴司机,也是转业军人,有一个清华本科毕业,目前在斯坦福读博士的儿子,他给我讲过培养儿子的核心体会,大体也是如此。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方案、计划,立下规矩,如果没有做到,就严格处罚。比如,5分钟可以做完的事,就不要拖延到10分钟。

  这些例子其实比较典型。自律是怎么养成的?核心就是给孩子立好规矩,让孩子习惯该干什么就好好干什么。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手段就是惩罚。当然,未必一定是体罚(说到这,一批人可能会反对,但现实中是必要的,也管用),但一定记住,必须要有严肃的惩罚,才能给孩子从小立好规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能让他由着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二,养成自律一定要趁早,从小立好规矩,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而不是等孩子长大了再培养。习惯就是一种养成,从小开始,越早越好。不然等孩子大了,有更多自我意识了,往往就晚了,到青春期基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在这个养成过程中,父母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要让孩子做到,父母务必也要做到。这里想提醒很多家长,不要以孩子小为由,娇纵所谓的天性。天性是什么?如果我们强调所谓的天性,估计没几个人喜欢努力奋斗,喜欢管束自己。

  第三,注意分寸与度。给孩子立规矩,是原则性规矩,不能处处都要求。让孩子自律,也需要一个度,不宜要求太高,过于苛刻。一些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多过高,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极易造成孩子在成年后的焦虑,甚至抑郁、强迫症等。当然,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需要家长仔细琢磨其中的分寸。

  父母对孩子自律的养成很重要,但从长远看,真正的自律或者说持久的自律,不是被人强迫的,我们需要启动孩子自己内心的发动机:自己的目标,追求,或者说自己想要什么。这时,自律也必然是持久的,而不是因为别人的压力或要求。

  总而言之,自律就是要从小严格地约束,做好该做的事情,形成好的习惯。但最后,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启动孩子自我的发动机,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自觉为此忍耐、坚持、奋斗。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孩子的要求,需抓大放小,抓原则性的,不宜管太多,否则适得其反。这个过程中,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启动孩子的内在发动机,明确人生目标很重要,也是一个父母逐渐引导其自律形成的过程。我想提醒,这个目标需要更为宏大,多一点大我,少一点小我,因为,大我往往会给孩子无尽的动力,会有做不完的事情,但如果是自私的小我,孩子往往很容易成长失速,或者迷失。

  当然,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理想的自律,换句话说,其实大多其他孩子和你家孩子差不多,家长们也不必过度惶恐,自责。毕竟,自律的养成是一门终身课!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