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陈宝生深入凉山州调研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2020-08-24 11:10
四川省教育厅
作者:

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收官责任,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


  8月21至2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四川省副省长罗强的陪同下,深入凉山州调研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收官责任,在脱贫攻坚大局中思考教育发展格局,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收官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调研中,陈宝生一行先后深入凉山州布拖县村幼教点、乡镇幼儿园和中心校、县教育园区和贫困农户家中,实地查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控辍保学及劝返复学工作情况,实地调研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教育、教育信息化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情况,实地了解凉山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和建设情况,并在布拖县召开教育脱贫攻坚座谈会,详细听取省、州、县和学校关于教育脱贫攻坚汇报,指导会商凉山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陈宝生指出,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命运之战,是确保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改变山河、脱胎换骨的历史发展革命,对于凉山教育来说,教育脱贫攻坚更是改变发展面貌、改变学生命运的格局之变。当前,脱贫攻坚胜利在望,教育战线要在脱贫攻坚大局中深入思考教育发展格局,强化收官责任,对标对表确保高质量打赢这场关系人民福祉的战役。

  陈宝生强调,要针对底部不高、基础不厚的农村教育现状,对标工作重点,围绕优质均衡抓实各项工作。要树立控辍保学“时刻都不能松”的政治责任意识,在基本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做到“存量不反弹”“增量不发生”,采取多种措施“摸”,带着感情“劝”,履行责任“控”,提质赋能“保”。要持续深化主动推普,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扩大“学前学普”行动覆盖面,抓好课堂教育教学,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学段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要坚持“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集中、职业教育向园区集中、精力向职业教育集中”的原则,提前研究、提前谋划,增强预见性,优化结构布局,抓实学位建设,坚持勤俭办学,把教学功能放在首位,不搞浮华的东西。要充分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开展民族教育,服从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民族地区提供人才支撑。要广泛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开放办学,鼓励学生善于从民族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以语言筑基、能力增效、品学兼修、教学相长,努力学习,成为民族地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陈宝生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物质脱贫向精神脱贫转化,将党的脱贫攻坚工程作为人心工程抓实抓牢。要全力抓实收官验收各项工作,讲求扶贫成效,做好加法的同时做好乘法,确保各项扶贫成效实实在在达到既定指标,确保人民群众共享脱贫攻坚成果。要聚焦资源和力量,特别是要确保人才、产业和信息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做好准备。

  罗强在主持召开教育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陈宝生部长在凉山州调研座谈时的讲话精神,以“等不得、拖不得、误不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措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硬仗,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四川力量。要紧紧盯住控辍保学工作,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目标,进一步压紧压实“六长”“双线八包”责任制,坚决封堵失学辍学漏洞,确保学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要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改善计划,切实解决“大班额”“大校额”“大通铺”问题,确保学生进得来、坐得下、住得下。要持之以恒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加大紧缺教师补充力度,切实保障教师待遇,努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持续实施“9+3”免费教育和“9+5”中高职贯通计划,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培训和就业优势,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要确保对口帮扶取得实效,统筹做好中小学对口帮扶、高校对口帮扶,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培养本土人才,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宋德民、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财务司司长郭鹏、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晁桂明;省政协副主席、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苏嘎尔布;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昌宏参加调研。凉山州、布拖县有关部门和部分学校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668582266 2021-09-03 09:09
教育部 2021-07-14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