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东锋:新时代,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2019-12-07 10:14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计算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计算机教育新生态,12月7日,主题为“新时代、新计算、新教育”的2019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来自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联合企业界嘉宾,围绕计算机教育、技术发展、产业应用及产教融合等问题,带来权威报告与前沿趋势分享。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四大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次联合举办,是新世纪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面向国内高校和相关产业界的计算机教育盛会。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教授吴建平主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 高东锋
  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发表精彩致辞。他提到,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研制成功,当时的发明者们也许不会想到,这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它奠定了人类社会由农业化、工业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的坚实基础;他们同样也不可能想到,今天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基地,可以研制出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高性能超级计算机,与此相伴相生的是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相关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
  致辞中,高东锋处长对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发展与改革相关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回首历史,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七十年成就辉煌
  七十年,我们从小到大。建国时全国在校生不足12万人,工科生只有3万人,到今天,高等学校达2663所,其中本科高校1245所,工科在校本科生551万人,工科本科毕业生占世界总数的38%,可以说,我们供给了全球最主要的工科毕业生。
  七十年,我们专业建设一步一步走向完善。从最初的文重工轻,到今天已开设有2万多个工科专业。1984年,小平同志在上海参观微电子技术应用展览时做出指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此,计算机专业兴起和发展。到今天,全国1070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类新专业,专业布点数达到3679个。2018年新增本科专业2072个,其中新增工学本科专业达900多个,计算机类专业382个,占新增工学本科专业的42%。
  七十年,我们支撑了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经济腾飞。1958年,我们制造了第一台计算机103型的通用计算机;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今天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网络;2001年教育部启动软件学院建设,多年以来,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人才和智力支撑;2018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万亿,奠定了中国制造的高度;2018年,软件产业完成业务收入6.3万亿,跑出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中国速度。
  中国的计算机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的伟大成就,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说明了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立足当下,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聚焦关键
  深化改革,冷静审视,我国现在已经是信息化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是计算机制造的大国,还不是强国。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数字化、智能化还在发展阶段,我们的计算机教育还需加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念突破。新工科建设是我们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是面向未来战略的必争领域,是做好人才储备的主动谋划。
  2017年以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新工科建设三步曲,凝聚了工程教育包括计算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推动了大学办学模式由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由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由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我们坚持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不断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竞争力。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改革在前进的道路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们既抓顶层设计,陆续制订了质量二十二条,又抓攻关推进,陆续启动一流课程建设、一流基础建设等工作,系统推进工程专业认证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了计算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深化了软件学院建设,遴选了11所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可以说,改革已经深入到学校、院系、专业等人才培养的各个层级,深入到课程、实验、实习等教学各环节,深入到老师、学生、管理、条件等各个要素。
  展望未来,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局,世界经济重心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链、价值链带来革命性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化的关键阶段,大规模教育和多样化教育需求、内涵式发展要求,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基础基本能力。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教学质量关、质量文化关必须转变,我们必须顺应历史规律,主动应答,前瞻谋划,积极推动高校计算机教育创新发展。
  统筹谋划,我们将瞄准未来,深化理论研究,优化专业结构,加大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化、调整、升级、换代、新建力度,加强基础人才培养,启动计算机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深化课程改革。加快创新模式,启动现代网络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一系列建设工作,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强化产教融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敢闯会创的本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外融通,共同提高。
  高东锋最后表示,希望各位教指委成员,增强荣誉感、使命感、方位感和紧迫感,推动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提高人才质量的参谋团、咨询部和推动队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协调推进全国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讨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的创新理念和方法,探索高水平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为打赢本科教育全面振兴攻坚战,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接班者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除主论坛外,大会期间还开设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大数据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一流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等15个专题分论坛,以及4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和数十个创新应用展,以前沿创新技术多维度赋能教育领域,打造计算机教育业界盛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2-07 18:22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2-07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