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2018-11-19 08:49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而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步骤中的“第一资源”。高校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北大学地处古都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城市。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秋)”上,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采访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时,谈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对西北大学产生的影响。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 中国教育在线/摄

  陈志文:“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您觉得,对于西北大学来说,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常江:近年来,到西北大学进行科研、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籍师生越来越多,他们在发挥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作用的同时,也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参与者。

  西北大学有一位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白振国,他立志“向马可·波罗学习,做一名文化交流的使者,让土耳其人看到中国西部真正的样子”。他身背行囊,独自穿越中国西部的7个省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旅途中的瞬间,整理成《51天中国行》一书。他的经历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

  来自巴基斯坦的USMAN MUHAMMAD是西北大学招收的第一位英文授课博士,在导师关正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指导和带领下,USMAN MUHAMMAD先后发表了三篇SCI论文,荣获2017年“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陈志文: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西北大学有什么意义?

  常江:作为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西北大学始终坚持“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深入推进,社会对精通沿线相关国家语言文化、熟悉国际规则、开展国际科研联合攻关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需求日益强烈,同时也给予了长期扎根西部的西北大学立足丝路起点、走向亚欧大陆、放眼国际世界的良好发展机遇,让学校在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和广阔舞台。

  陈志文: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西北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都做了什么?有哪些策略?

  常江:近年来,西北大学紧紧围绕“开放办校”战略,深化“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大力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制定实施了全面推进国际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形成了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形成“留学西大”品牌效应,扎实推进国际化工作“增量”“加速”“提质”。

  2018年,西北大学实施了完全学分制改革,迎来了新培养方案下的首批学生。学校的完全学分制改革,聚焦于建立专业自主选择机制,建立依据学分、绩点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建立以选课制——导师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深化教学、人事等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五大改革目标,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将普遍出现。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是学校“以本为本、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刻体现,更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志在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实践工程。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作为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下一步,西北大学将集聚优质学科资源,做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保障,合理配置资源,注重协同创新,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着力构建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培养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更加注重实践育人创新,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探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模式,积极导入校外优质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拓展专业训练,着力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管理为一体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架构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好学校的历史责任担当,做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大文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069785751 2022-04-18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