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8-10-10 09:2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1978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1978级研究生入学报到,见证中断了12年的研究生教育恢复。
  1978年10月7日,在“文革”中停刊12年的《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复刊,并以其清新活泼的风格和理想主义情怀,陪伴几代青年人成才成长。
  2018年10月9日,在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有着相似历史命运轨迹、共同人才培育使命的两家单位——复刊40年的中国青年报社和建校40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主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科教界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40年历史,培养担当科技强国使命的时代新人。
  当天,两家单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二层报告厅,围绕“强国一代培养与国家教育科技进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议题展开研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中国青年报社原副总编辑、《科技日报》原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张飙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青年报新老报人、国科大师生以及青年创新工作者、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40年前,我是国科大第一届研究生,这是我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我们这一代人,从内心深处感恩改革开放,感恩这个时代。”白春礼院士在致开幕辞时动情地说到。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历史的40年。白春礼表示,虽然中青报和国科大彼此的工作战线不同,但都肩负着同样的强国使命,燃烧着同样的理想信念。40年来,两家单位携手并进,共同进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40年来,两家单位在培育人才、服务青年,引领科技、发展教育等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力量。
  一张只有17人的毕业生合影
  李树深院士在论坛上回忆说,在国科大40年校史中,有一张仅有17人的毕业生合影成为了历史珍藏。
  那是1983年5月27日,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的合照。首批18位博士,有一人缺席学位授予仪式,他们当中有6人为国科大的校友,其中包括第一位理学博士马中骐、第一位工学博士冯玉琳、第一位女博士徐功巧——这张合影是国科大研究生培养历史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后,中科院向国家递交的首张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成绩单。
  国科大始终与改革同行。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目前在读研究生4.9万名,在读本科生1500余名。截至目前,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名;2018年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生学士学位。40年来,国科大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这是国科大向改革开放40年递交的人才培养成绩单。
  白春礼表示,科教融合是中科院高等教育体系的鲜明特色。虽然科教融合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组织模式,但是,它的核心理念一直是,通过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生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学习和实践。白春礼充分肯定国科大40年办学成就,他指出,国科大从高端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中科院院属研究机构紧密融合,大规模成建制地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形成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开展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条件至关重要。李树深说,中国科学院“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学科布局和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为国科大学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探测、雪域高原的生态科考,到天舟一号的搭载实验、纳米晶体的结构研究——可以说,每项科研工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每项科研成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贡献。
  国科大流体力学专业博士二年级研究生姚永芳在发言时表示,学生是“科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我们在读期间就可以参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快速提升。
  一封向全社会发出的MBA求救信
  多年来,中国青年报社长期关注和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张坤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宝贵经验是,设立一些特区,就像做实验一样,测试一下可行性,测试一下耐受度,最后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科大就是科教领域的一个特区,无论是开创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先河,还是独特的“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中青报历来十分关注这片试验田。
  40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科教融合”的积极倡议者、大胆实践者、价值分享者,贡献了一种极具价值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道路。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挖掘和展示“科教融合”模式的独特内涵及育人价值,也是此次高峰论坛的一个宗旨所在。
  当天,张坤在做主题演讲时提到,历史和时代的脚步常常是轻轻的,只有敏锐者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历史和时代的前进往往是艰巨的,只有坚毅者才能跟随时代召唤,推动历史进程。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时代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图景,面对历史的天空和人民的命运,中国青年报努力真实地记录,发出时代的强音。
  张坤以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报经典报道《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为例,这篇报道向全社会发出了一封MBA的求救信:“中国的人才浪费不是观念性浪费,而是结构性浪费,不突破旧的人才结构机制的森严壁垒,任何新的观念都难以发挥作用。MBA在中国的命运提醒我们: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流动市场不诞生,‘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不会最终形成。”
  这篇报道由时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张飙具体牵头,“命运备忘录”这5个字,便是他挥毫书写的。当天,张飙回忆道,这篇报道改变了MBA的命运,见报当天,时任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就过问此事。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同志主持了两次座谈会,会场争论很激烈。最后,袁宝华拍板:给予这批MBA“特殊政策”,允许他们自由流动。第一代MBA就这样被“解放”了。从他们开始,更多中国人逐渐有了换工作的自由,MBA工商管理硕士也开始走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如今,《中国青年报》复刊40周年,引发了社会一波与这份报纸有关的怀旧热。张坤说,不像“李雷和韩梅梅”,那是80后的记忆;也不像“将爱”,那是70后的怀旧。对这份报纸的怀旧,穿越了既有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因为她67年的报史,影响所及,差不多已囊括了每一代人,90后、80后、70后、60后,每一代人都能从这份报纸中找到铭刻在心中的印记。怀旧,不仅因为我们都受过这份报纸或多或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份报纸已经融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历史中。
  在当天的演讲中,张坤向老报人致敬,向科研工作者致敬,向青春祖国致敬。他说,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报人和科学家终将老去,但我们从事的事业将永远年轻——尤其当我们将这项事业与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紧紧结合在一起时,更是一项壮丽无比、永远不老的事业。
  正如《强国一代有我在》歌中所唱:
  这是一个新时代
  中国正在强起来
  这是我们的时代
  谁都有机会出彩
  强国时代有我在
  这种精神有未来
  奋进伟大新时代
  谁都有机会出彩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这是最好的时代,白春礼表示,希望中科院、国科大与中青报能进一步加强合作,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1-04 17:10
赵凌云.png
中国教育在线 2018-12-21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