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大学物质文化漫笔
2019-07-17 14:59
作者:张立学

  作者:张立学,北京交通大学政研室副主任、法学博士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和个性特征的物质化体现,渗透于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所有时空之中,思想性与文化感、艺术性与时代感并存,展示出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内容。“蕴含着人文、艺术、科学精神的校园建筑,就是传播文明、养成道德的生动教科书;各具特色的校园亭台、花园、草坪,就是培育栋梁的第二讲台;浓缩着历史的校内雕塑、人文景点,就是学校传统和精神的示范和延续,”[1]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物质文化主要蕴含在大学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育资源等物质载体之中。
  大学校园建筑
  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校园整体风格和建筑物等校园建筑,是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主体,是大学人成长发展的时空环境,优美、现代、理性、生态而有品味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大学人的情操,激发大学人的爱校情怀和学习、工作和生活热情。因此,必须重视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建设。
  第一,大学地理位置的选择。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大学地理位置的选择要兼顾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书院,大多选址建设在依山傍水的幽雅之地,“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这也是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实际运用。国外的大学同样也有选址方面的考量,选择远离喧嚣闹市的僻静小镇成为传统,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即是如此。中国许多现代大学的选址也都颇为讲究,如北京大学选址燕园建校,在古典园林景观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气息,自然之美、古典园林之美与现代建筑之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得徜徉其中的北大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再比如武汉大学依珞珈山而建,傍东湖水而栖,山水之灵性与校园典雅建筑浑然一体,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当然,中国诸多大学的校园选址已经完成,且多为城市的中心区域,钢筋水泥式建筑,既无自然之势可以凭借,也无更多空间可供拓展。但对于一些新建大学或大学的新建校区,要特别注意选址问题,多选择有山有水的静谧之地,让师生有静下心来做学问的空间和氛围。
  第二,大学校园规划与整体风格。大学之大,首谓大楼;大楼成,方得育引大师。大学的校园建筑必须有整体的设计和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历史与现代、形式与内容、物质与精神、感观与性能、生态与绿色等多重因素,形成整体的建筑风格与特色。要注意将中国传统古典之美与现代时尚之美结合起来,谋划好山水、草地、树木、雕塑、建筑、操场、道路等这篇形散而神不散的大文章,在布局、色彩、形状、功能和文化之间达成和谐统一,切忌各个建筑自成风格,过于追求时尚,缺乏整体的文化韵味。去过东北小城内蒙古阿尔山市的人们都会惊诧于这座小镇的建筑风格,整体上呈现一派俄罗斯建筑风格的风情小镇,走进其中就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座办公楼、商业楼与住宅楼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与其他楼宇的设计重复,原来这里历届政府的规划部门对于每一座楼都能够充分论证、严格审批,保持了城市建筑的整体性与特色性。
  大学的校园建筑也应如此,整体风格要体现大学的价值追求、审美情趣以及历史文化特色,这既需要规划建设部门的严格审批与建设,还需要学校成立专门的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等机构,专门从文化角度负责校园建筑风格与特色的整体谋划和把关,把实用、审美、个性和大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结合起来,秉持开放的胸襟和发展的眼光,注重大学与城市建筑的互动关系,打造特色校园。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建筑,以三座主楼为标志,谓之“老主楼、新主楼、沙河主楼”。五十年代建设的老主楼,是苏式建筑风格的代表,其群楼今已列入保护建筑,“为人民服务”红色匾额,经风历雨六十余载不变,称谓北航之精神底蕴。新世纪之初修建的新主楼,集教学科研与一体,大道至简、气势恢宏,廿二余万平米、鲁班之作,荣膺建筑界最高奖,乃亚洲之最。沙河主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取聚沙成塔、积水为河之意,成为师生空天报国的新起点。
  第三,大学标志性建筑。大学要有颇具自身特色的地标性建筑,使之成为表征大学的重要标识。吴良镛教授曾指出:“我所从事的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本身就蕴含有科技、人文、艺术特有的综合的内涵。”[2]大学的大门、主楼等建筑,成为大学重点打造的标志性建筑,邀请杰出的设计团队和建筑师,结合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科学技术、人文艺术、实用美观等多方面的要素精心设计建造,体现大学的理念与精神,让走进其中的大学人面对这些标志性建筑时,内心的敬仰之意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自然生发出对学校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崇。大门是一所大学的门面,来到一所大学最先看到的景观是学校的大门,给人以直观的第一印象,在师生进出之间彰显育人功能。北京大学西门的富丽堂皇、古朴端庄,毛泽东主席手书“北京大学”校名熠熠生辉,让人深刻感受到这座巍巍学府的百年盛名。清华大学二校门的高大气派,吸引莘莘学子为之寒窗苦读。学校主楼是大学人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场所,必须精心设计,力争使其成为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的中式建筑风格主楼昭示着学校的悠久办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的主楼巍峨雄伟,颇富现代感。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主楼浓重的前苏联民族建筑风格,展示出强烈的时代特色。
  大学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主要分为校园园林景观和校园人文景观等两大类,前者更加贴近自然,后者则是人为创造的结果。二者均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颇具育人功能。
  第一,大学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是涵盖山、水、动植物、建筑等多重元素的空间艺术。美丽的园林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人文涵养,是大学物质文化育人理念的重要方面。中国古代就有重视园林景观艺术的传统,保存至今的众多皇家园林,完美地将自然之美和建筑之美融合,是园林景观建设的典范。大学园林景观建设,要紧紧围绕育人的主题,精心设计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在美观的基础上还要突出绿色与特色。校园绿化面积要合理,植被选择要灵活,强化文化内涵,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景观带和景观群。如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前的一条银杏大道,是每年秋天北京最有名的观赏银杏场所之一,每年深秋银杏鹅黄、美不胜收,吸引大批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观赏并拍照留念。再比如坐落在武汉的大学,“一座大学一座山”,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华中科技大学的喻家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南望山、华中师范大学的桂子山、武汉理工大学的马房山、华中农业大学的狮子山等等,成为湖北武汉高校的一大特色。
  第二,大学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具有特定人文色彩和人文内涵的校园物质景观,包括校园雕塑、纪念性建筑、校园小品等,是大学精神文化最集中的物质载体。“物质本身并不是文化,而这些物质的文化蕴含在于,这些物质都是人创造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对象化的物化,任何人造物上都蕴含着人们的某些思想、情感等精神内容。”[3]人文景观固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的文化特质,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的环境品位。大学人文景观主要包括:
  校园雕像。校园雕像展示的是历史人物、领袖人物和杰出校史人物等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元素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雕塑的形式固化下来,便于大学人更好地纪念、传承和弘扬。众多大学校园里矗立的毛泽东主席雕像、中山大学等高校建造的孙中山先生雕像、南开大学等高校建造的周恩来总理雕像等,都是在缅怀一代伟人,让师生深刻感知伟人的历史功绩、博大胸怀和人格魅力。天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盛宣怀像、厦门大学设立的陈嘉庚像,北京大学蔡元培雕像、浙江大学竺可桢雕像、北京交通大学茅以升雕像等反映了师生对大学创始人和大学老校长的怀念和敬仰。北京师范大学的孔子雕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冯如雕像、北京交通大学的詹天佑雕像等,都是对行业或专业领域开山鼻祖的纪念。还有为纪念学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杰出校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等设立的雕像,也成为师生学习效仿的榜样。
  校园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建筑既有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纪念和文物意义的校园建筑,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武汉大学的老斋舍、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等,也包括大学为恢复和再现历史场景和情景而建设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大学修建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浙江大学抢运校产、费巩明灯、百鸟归巢等纪念性雕塑,再现了学校西迁主题文化;东北大学为缅怀“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而建设的纪念性群雕,等等。
  校园小品。校园小品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主的大学精神的物化展示和师生情感的形象表达,对师生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清华大学1920年建造的古典计时器日晷,下面镌刻“行胜于言”的校风,凝结着时间的轨迹、人生的真谛、历史的意蕴,成为激励清华师生的永恒信念。中国政法大学建设的主题雕塑“法镜”,象征着法大人对公正与威严的不懈追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普通的一面墙,因为刻上了“在贸大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丽的风景”,便增添了文化的内涵,成为师生校友争相合影留念的标志性地标。
  总之,在推进大学物质文化育人过程中,大学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人文景观建设,赋予更多物质环境以文化内涵,使之在整个大学文化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学教育资源
  大学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是大学培养学生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场所和载体,关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大学图书馆、校史馆和博物馆。图书馆作为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为师生开展学习和研究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流的图书馆作为支撑。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位列世界大学图书馆前三甲,也体现了这些大学在世界上的位置。北京大学图书馆源于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其藏书量在国内大学图书馆中首屈一指,毛泽东、李大钊等都曾在这里留下珍贵的足迹。大学图书馆建设除了要有独具特色的外观造型和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外,要将重点放在使用功能和服务上,紧跟世界学术和科技前沿,为师生学习和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查询、搜集、整理、传播、使用等服务,营造典雅宁静的文化氛围和浓郁厚重的学术氛围,助力人才培养工作。
  校史馆记录了一所大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浓缩了大学筚路蓝缕、艰辛创业、由弱变强的办学历程,凭借言简意深的文字描述、微言大义的动情讲解、历史久远的图像资料和实物展示,能够为师生校友讲述大学薪火相传的历史情怀,领略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学校当前取得的发展成就和绘就的未来发展蓝图感到自豪和振奋,从而达到爱国爱校的教育效果。当前,校史馆的建设受到各个大学的普遍重视,下一步要在挖掘校史文物、实物方面下功夫,既要有图文,更要有实物,让师生校友感受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历史,提升育人效果。
  “博物馆作为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是传播知识、促进科研、弘扬文化、培育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4]博物馆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大批高校率先建设了自己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一般与大学的历史传统或学科特色紧密结合,在育人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都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博物馆。有一些博物馆还非常具有特色,作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陈望道旧居,是复旦大学校史馆专题馆,常设“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主题教育展。下一步要进一步挖掘和凸显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教育、文化传承、艺术熏陶、实践育人等方面下功夫,使之成为人文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
  第二,大学艺术馆、展览馆。大学艺术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承载的是生动而灿烂的大学文化形态,“是反映大学精神的‘物化的意识’和反映大学人理想追求的‘诗化的情景’,是寄托大学人艺术审美和精神理想的载体,是大学文化场中无处不在、最具魅力、文化表征和影响力的因素之一。”[5]大学艺术馆、展览馆通过开展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各类艺术展览展示,能够有效地提升师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促进大学人全面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众多大学在艺术馆、展览馆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建设了专门的艺术馆、展览馆,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并且很多大学场馆所承载的人文艺术展览展示的质量和水平还远未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以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为例,据统计,在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五年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高水平展览展示73场次,展期平均为1至3个月,达到了提升大学人艺术欣赏水平和人文修养的目的。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大学在这方面还有差距。下一步要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尽快建设大学自己的艺术馆、展览馆;还要一手抓软件建设,引进世界水准的高雅艺术展览展示进校园,使大学公共艺术传播成为大学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
  第三,大学实验室及网络资源建设。实验室是大学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也是重要的物质文化育人载体,其所传递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历来为世界一流大学所重视。中国大学目前在实验室的数量与质量上已经不输于西方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在育人方面,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国家重点实验等重量级实验室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培育人、发展人、服务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强,没有完全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对师生应有的科普教育、科学精神培育,以及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尚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而网络资源,则是新形势下大学的重要物质资源,大学要构建发达、高速、便捷的校园网络系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信息服务,让师生时时、事事、处处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要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使互联网资源切实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
  此外,大学的形象标识,如校徽、校标、校歌、校旗、校匾、路标等,是以物化的形态展示精神文化的载体,融合了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浓缩,代表了大学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设计精美且富有精神内涵的形象标识,是传承、传播大学精神文化,提升大学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是大学品牌的标识。现在很多大学还在学生毕业时,把印有学校标识、体现学校文化的特色纪念品发给学生,以到达传承和传播大学精神文化的效果。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为毕业生发放印有校徽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大学精神、“知行”校训等核心文化元素的水杯,学生毕业后每每看到或用到水杯就会回忆起在母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传承、传播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物质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以上只是总结了归纳主要的大学物质文化育人内容。事实上,除个别新建大学和大学新校区外,中国现代大学的校园空间布局已基本完成,“大处落笔”的空间很有限,重点应该在“小处着眼”,在提升校园物质空间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在细节设计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
  [1]郭贵春:《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3-14期。
  [2]吴良镛:《科技、人文与建筑——致力于人居环境科学的个人体会》,《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1期。
  [3]张德、吴剑平主编:《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1页。
  [4]杜玉波:《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7期。
  [5]蔡劲松:《大学艺境——文化视野与公共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第290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