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邮“双一流”建设:提档一流学科、强化ICT特色
2019-05-21 15:25: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重庆邮电大学围绕“对标对表找差距,凝神静气抓内涵,卧薪尝胆促改革,创新发展争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为国家和重庆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建设从“高原”到“高峰”

  根据2018年9月14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重庆邮电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

  这标志着该校工程学学科进入了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

  据了解,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该校参评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并列获得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并列获得B+。

  该校学科建设发展从“高原”到“高峰”,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正是源于长期以来,该校牢牢把握信息行业特色,积极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有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夯实基础学科 强化ICT相关学科建设

  那么,面对着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重庆邮电大学是如何构建学科建设体系,争创“一流”的呢?

  据了解,该校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档一流学科、强化重点学科、夯实基础支撑学科、突显特色交叉学科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群。

  目前,该校重点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3个重庆市一流学科,充分发挥一流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学科整体发展。

  重点强化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相关学科,大力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10个重庆市重点学科,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

  此外,学校重点夯实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学科发展,适应ICT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做强特色交叉学科领域,加快大数据智能化、量子信息等交叉融合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在全国信息类学科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对于学科建设目标,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国胤充满信心地表示,“到2020年,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力争1个学科突破A类、2-3个学科达到B+、3-4个学科达到B-;3-5个学科达到下一轮该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多管齐下狠抓内涵发展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

  目前,学校集中力量在学科方向凝练、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大数据智能化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提升上下功夫,全面强化学科建设的内涵发展和任务驱动。

  据王国胤教授介绍,学校将结合3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0个重庆市重点学科、特色交叉学科和基础支撑学科已有的基础,继承和发展稳定的学科方向,面向领域理论前沿、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的应用前沿和技术开发前沿,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与学科发展进行融合,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不断凝练,形成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

  此外,学校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一般研究人员等组成学科梯队。推进拔尖人才建设工程,实施“文峰领军人才倍增计划”“文峰学者特聘计划”,聚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启航计划”和“青年教师百人计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据悉,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现以“集成电路、智能硬件、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为重点,建设了“大数据智能化工程教育产业学院”“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创业带”等。

  实施了“一流学科硕博生海外研学计划”,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交流的海外院校达到70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5个、有效运行的国际科研合作基地或平台10个。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300人次、海外实质合作专家100人,具有海外教学科研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26%。

  与此同时,为保证全校师生全力争创“双一流”建设,全面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加大建设投入,强化管理考核,学校定期对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过程、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评估,对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一流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141693823 2020-05-11 20:52:00
SRC-1141693823 2020-02-22 23:13:00
SRC-1620913984 2020-01-13 10:16:00
SRC-1141693823 2019-12-27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