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大学生就业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10-29 12:3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10月27日至28日,大学生就业工作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加强校企对接,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全国50所高校的就业工作负责人、山东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代表、腾讯、中公企业代表人出席此次会议。中国教育在线特邀公益双创导师,中国投资人十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季军项目”创业导师/孵化投资人周洛宏、清华大学研招办主任杨帆、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办公室主任李双、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依次作主旨报告,中国教育在线助理总编马杰主持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合影

大学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会议现场

  陈志文在会议中提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自2001年至2020年,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产业发展水平不足,导致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去向狭窄;二、供给侧问题:毕业生结构性矛盾,理工科类专业报考人数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考人数;三、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国家政策、学校管理等。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清华大学研招办主任杨帆从就业的角度分享了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他强调招生和就业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只有招的好才能就业好,只有就业好才是真正招的好”,招生和就业是质量教育的灵魂,而质量的评价从根本上说要看出口(就业),后者源头就是入口(招生),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清华大学研招办主任杨帆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办公室主任李双在会议上分享了多年来人大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积攒的经验。在就业工作部署中强调三个“力”:强动力: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全员化格局;挖潜力:服务国家战略、拓宽就业渠道;准发力:立足学生需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多层级、网格化的就业工作机制,采取开设就业指导“双课堂”、针对重点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利用好网络媒介,全面抓取、整合信息的方法,积极应对此次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办公室主任李双

  中国教育在线特邀公益双创导师周洛宏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发表讲话,他强调,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型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他指出,生存型创业可以解决一个人或周围几个人的就业;引领型创业是以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前提的高质量创业,不仅是一个人的就业,创业的同时能够引领产业的发展,促进更多人的就业。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师生进行以创赛为代表的实训辅导是高校现阶段需要关注的新课题。

中国教育在线特约公益双创导师,大学生创业者喜爱的“十大天使投资人”,中国投资人十强周洛宏

  28日,中国教育在线邀请全国高校就业办工作负责人实地参观了腾讯、中公教育北京总部,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探讨,了解企业校招概况及目前各行业就业现状。

高校就业办负责人参观腾讯集团北京总部

高校就业办负责人参观中公教育北京总部

  首先由腾讯云高等教育产品副总经理朱亚娟致欢迎词,她提出,腾讯教育致力于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通过教育云生态,覆盖了从线上互联网教育场景到线下新工科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多个场景,其中招生和就业一直以来受到特别关注。腾讯云高等教育行业副总经理李峪针对就业服务新模式:构建“数字化招聘”发表讲话。他强调,数字化人才链条模式是未来精准招聘的趋势。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人才。腾讯校园招聘经理洪憬芳向各位老师分享了腾讯校招及公司概况,详细介绍了校招流程、人才培养机制,并对学生求职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

腾讯云高等教育产品副总经理朱亚娟

腾讯云高等教育行业副总经理李峪

腾讯校园招聘经理洪憬芳

  中公教育集团副总裁彭学军向在场嘉宾致欢迎词。中公教育集团申论研发研究院院长张琦针对“后疫”时代大学生的就业未来发表讲话。他指出,今年各省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基本处于大扩招状态,国家需要大量的基层公务人员,通过此次大幅扩招,缓解由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并对于目前各行业就业现状及编制类考试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讲解各类型公考的差异性及发展方向。

中公教育集团副总裁彭学军

中公教育集团申论研发研究院院长张琦

  本次会议通过搭建政府、企业、各大高校之间的桥梁,促进三方的交流探讨,就大学生就业工作及人才培养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表达了各自对疫情影响下就业难问题的关切和展望,奏响了后疫时代加强校企合作的开篇序章,明确了下一阶段政府、高校、企业、以及毕业生共同交流探讨的方向,为未来大学生就业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