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荣获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0-03-15 16:38
南京大学
作者:

  日前揭晓的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首次增设了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以表彰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获此殊荣。

  此外,南京大学还有12项成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叶保留教授牵头项目“面向云端融合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处理支撑平台及产业化应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晓昭教授牵头项目“浅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钱邦平教授牵头项目“成人胸腰椎后凸/侧凸畸形躯体平衡重建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和刘宝瑞教授牵头项目“基于分子标志的胃癌精准医疗新发现及其转化研究”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年来南京大学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持续探索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和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自主分类实施“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和“卓越研究计划”,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取得了系列重要原创科研成果,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缘何获奖?

  祝世宁院士对微结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系统理论发现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用材料微结构对经典光场和量子光场的有效调控,他发展了光学超晶格和超构材料两种材料体系,发明的新材料被成功用于新波长激光器开发、高性能光电芯片研制,新原理成像器件设计等,在激光技术、量子信息、光学成像、环境监测和广义相对论模拟等方面获得重要应用,系列研究成果两次获中国基础研究年度十大新闻,两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认可。祝世宁院士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项目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祝世宁院士还积极把基础研究优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他承担了南京大学第一批“卓越研究计划”项目,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全球首次基于无人机的全天候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加快了实用性量子通讯的进程。同时,他还作为领衔科学家带领团队布局下一代芯片——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的研发,这是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的八大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之一,通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通作用,探索新原理,发展新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技术加速落地。围绕相关研究,他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南智先进集成光电研究院”,为加快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服务江苏经济建设努力奉献,已取得初步成效。

  祝世宁院士如是说

  基础研究之路很长,要把冷门做成热门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曾在专栏中这样评价祝世宁及其团队的工作:“该工作第一次用光学材料对爱因斯坦方程精确模拟,非常漂亮地演绎了广义相对论的部分思想。”这是因为他们在芯片上实验演示出了黑洞的视界、天体的引力透镜效应和宇宙快速膨胀导致的拓扑缺陷-拓扑宇宙弦,开拓了用光学芯片研究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新途径。

  “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本人及团队的激励和鞭策,对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次极大的鼓舞。”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近日五部门还联合发文,采取多项举措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此时颁发,契合了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有其特殊意义。

  祝世宁感慨地表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一贯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省委书记娄勤俭,副省长马秋林都曾经来到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加强基础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感谢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未来江苏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基础研究工作者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祝世宁说,基础研究之路很长,要取得突破,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个团队长期不懈的积累和坚持。80年代初期,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当时的冯端、王业宁、闵乃本等先生提出了微结构科学,闵先生后来又提出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体系。“从少有人了解和支持的冷门方向,坚持研究二十年,我们才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从那时候起,我们初步将材料体系建立起来。基础研究就是如此,不能今天追这个热点,明天追那个热点,而是要把原来不被关注的领域,通过自己的科学的判断,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把冷门做成热门,做成国际的前沿。”

  目前,祝世宁作为领衔科学家,正带领团队积极布局下一代芯片——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的研发,这是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的八大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之一,通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通作用,探索新原理,发展新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技术加速落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关注科学问题,也要关注国家重大需求,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他说。

  为加快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祝世宁牵头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南智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把光电子芯片技术作为重要研究方向。成立一年多来,研究院组建了10多个研究团队,吸引了包括材料、物理、光学等领域的专家,瞄准下一代光电子芯片技术发展在基础材料、器件工艺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研发工作。“目前,光子芯片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尽早布局光子芯片研究,将来就不会再遭遇芯片‘卡脖子’问题。在这场以铌酸锂集成光子芯片为核心的国际竞争中,江苏省有明显的优势, 抓住机遇尤其重要。”祝世宁说。

  祝世宁:追光者的光影人生

  不久前,南京大学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图书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再版发行已故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的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这场活动既是对闵乃本学术思想的弘扬,也是对他的致敬和怀念。

  在致辞环节,祝世宁用一贯平稳的语调阐释着再版的意义:“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闵先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这本专书不仅是国际上第一本全面论述晶体生长的理论专著,至今也仍是该领域有特色的专著之一,深受晶体界的欢迎和好评。”

  发言后,直到发布会结束,祝世宁再不多言。

  面对媒体,他有些拘谨。“我只是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遵循着国家的命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说。

  在追“光”的路上,祝世宁把自己隐匿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光环下,言必称“我们的团队”。

  但祝世宁并非“没有特殊贡献”。他曾是南京大学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曾是闵乃本院士研究团队的骨干成员;他对“微结构材料”的研究,对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两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不乏顶尖学术期刊,学术引用超过万次……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深知,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休戚与共。

  1949年12月,祝世宁出生于江苏南京。在青年时期,他从学校到农村,又进入工厂,直到1977年才参加高考。

  这段波折的经历,并没有消减他的学习热情。在农村时,他通过自学农业书,改良作物品种;进入工厂,他自学机电知识,提高了车床效率。“我总觉得,一步一个脚印能走到今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小对科学有兴趣,对自然有敬畏;二是善于自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做到学以致用。”祝世宁说。

  1990年,闵乃本院士发现了祝世宁这个难得的人才,将他选入研究组。此后,祝世宁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能同时出二色激光的准周期超晶格,并首次实现了激光的高效三倍频,展示了准周期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2007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课题组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的祝世宁,与团队一同分享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同年,祝世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祝世宁从来不是埋首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学家,他主张学者要互相交流。

  前几年,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要重建新楼,学校向祝世宁询问意见:教授办公室应该设计多大?

  祝世宁建议,从院士到副教授的办公室,都一样大,不要超标,但是公共区域要大一些,要有咖啡厅、讨论室,能接待客人和学生。

  “我们要创造那种轻松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家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祝世宁笑称,科研人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得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把矛盾消化掉。

  尽管距离退休时间越来越近,但祝世宁还有很多想完成的历史使命。

  如今,祝世宁及其团队能在一块微小的光子芯片上,模拟出光在天体引力场中的传播,观察到光受引力场吸引所产生的弯曲——弯曲得太厉害就形成黑洞,光逃不出来。

  这是爱因斯坦的预言,如今被演示在一块芯片上。“我们演示出的黑洞照片和今年新闻发布的首张真实黑洞M87的照片非常像。以后天文学可以在我们的芯片上做宇宙实验。”祝世宁说。

  “我国科学家正在迎头赶上,我们应该在源头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对下一代技术更早地切入、更快地投入,争取有更多的发言权。”祝世宁认为,这是如今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所在。

  祝世宁也期待着:“科学家们应该进一步把科学朝前推,让人们能从更高的层面上理解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让有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顶尖团队新突破

  祝世宁团队在量子通讯领域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陈席元)记者3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首次基于无人机移动平台实现了量子纠缠分发。相关成果近日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

  取得该突破的是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据项目负责人谢臻达、龚彦晓介绍,量子纠缠分发是将两个纠缠量子分别发送到相距很远的两个点,通过观察两个点的测量结果,来检验量子纠缠的存在,可以有效证明量子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为量子通信奠定基础。此前,量子纠缠分发已经在光纤链路以及卫星和地面之间的自由空间链路取得成功。

  “而无人机的优势在于高度灵活性和快速组网能力,即需即建,以无人机作为基本节点,快速构建移动量子通信网络。”谢臻达说。

  龚彦晓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团队辗转南京、石家庄、兰州等地,最终完成了首个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量子纠缠分发实验,测试了新系统在夜晚、白天、小雨等气象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团队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包括每秒可产生240万对纠缠光子、重量仅为468克的高性能集成化量子纠缠光源,以及轻量化光信号收发一体系统、便携式地面站等。

  谢臻达表示,该系统还能够与高空无人机、高空气球建立长距离链路,并与现有的光纤和卫星量子网络连接,解决量子网络不同层次之间全天候、广覆盖的问题,对推进量子通信的实用化意义重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